奔跑在超神的道路上

奔跑吧!大神们!
day 01

cropped-mmexport1462745634538

电影学院第一部3D 4K HFR学生作业终于拍摄完成。其实本来想说顺利拍摄完成的,然而实在说不出口,因为短短2天的3D拍摄我们感觉如同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般。

拍摄的第一天,明明前一天晚上调整好的机器就像发了脾气一样,3D画面视差怎么调都调不到期望的水平;每当调整好了画面,3D支架进行自我检测的时候,又不断的出状况,这里挡着了,那里线扯到了,眼看着到了最后一步却又功亏一篑。最可怕的是第二天拍摄中,一个核心器件3D支架的电源烧毁了,就好像原本我们开着飞机,咔嚓一下子,需要手动推车了(还是一辆刹着手刹的车子)

sdr
现场

这次拍摄的复杂程度与之前2D拍摄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,仅仅从2D到3D就多出了IO、Convergence两个参数。这两个参数好比摄影中焦段和焦点一样,它们共同属于前期创作部分,也就是说现在的画面是在美术置景,演员老师创作,灯光布置,摄影师构图,焦点对焦之后,再加上IO与Convergence共同创作出每一格画面,被两台摄影机同时记录下来。

以为这就结束了?不!这才刚刚开始…
4K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说过吧。普通的电影分辨率是2k(2048×1080 *)4K便是(4096×2160)长和宽分别是普通2k电影的2倍,清晰度理论上是2×2=4倍,同样的,数据量也变成原来2k的4倍。

HFR又是什么?
我们平常在电影院看的电影,2D也好3D也罢,一般是每秒回放24格画面(李安的新电影每秒是120格),我们这次作业每秒拍摄和回放48格。拍摄和回放帧速率大于24格每秒就称之为HFR(High Frame Rate)
同4K一样,这又产生2倍数据量。而且,目前学院几乎没有后期制作的经验。
拍摄的第一天上午导演和摄影最后一次向我确认,能不能拍48格的时候,我坚定的说出:“拍48格,能做”。我知道,这次作业将会因为我的这句话,再次提升难度。这个难度在拍摄现场几乎体会不到,而是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并且学院还没有相关作业可以借鉴(我们就是喜欢干没人干过的事!)4K, 3D, 48fps=4倍x2倍x2倍=16倍的数据量。每一格最终呈现在大荧幕上的画面,背后是16倍于普通2k,2D电影的制作难度。(呵呵,爽!)

就在第一天上午,我用我的小笔记本进行后期流程测试,拿到的是之前拍摄的2条测试素材,在剪辑流程测试中发现双眼素材并没有完全同步,而是有8帧偏移,还好这不算什么。然而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使用的时码发生器(用于同步双机时码和GEN LOCK)的设备居然不能生成每秒48格的时码。它能够生成23.976  24  25  30  29.976  50  59.976  60唯独没有48,它无法理解48是什么,如同我无法理解二次元妹子口中自古红蓝出cp说的是个啥ಠ╭╮ಠ 。在一个小时的不断调整试验之后,终于走通了后期流程。如同一道上锁的门终于被我打开,看到的是一条还没几个脚印的泥浆路,而我决定踩过去…
我站起来走到导演和摄影面前说:“拍48格,能做。”那一刻,成就感爆棚。

现在,前期拍摄已经完成,后期制作开始了

导演亲自打板
导演亲自打版
IMG_20160509_061214.jpg
素材检查
dav
转码

整个世界就好像只剩下我和计算机的呐喊声。我在这个夜里,听着它的嘶吼,安慰它,教它一步一步,站起来走路。

IMG_20160509_061032.jpg
亲爱的硬盘们

这是亲爱的硬盘们
无论是摄影机还是计算机还是硬盘,我都认为他们是有生命的,是鲜活的,是在辛勤工作之后需要安慰的。

大多数人一定无法理解,为什么我们要这么作死。答案很简单,因为我们是“818天团”我们帅!

我是幕后的幕后,剧照里没有我;

放上女主和自动打码的导演

mde
女神和自带马赛克的导演

哦对了,放一张男主的相片

3bf1198b-83fc-4cc7-b51c-74b53d4152bf

嘻嘻(*^ω^*)